9月19日、20日,由李思遥制作、孙铭池导演、安妮担任概念/构作福牛财经,李思遥、孙铭池演出的当代剧场作品《小李》,将作为2025年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展演剧目在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上演。“小李”的故事不仅呈现出当代青年的生活,也见证了青年戏剧人李思遥在戏剧之路上的成长与坚持。
“90后”宁夏银川人李思遥因为热爱戏剧,从多年前就开始了在银川与北京之间奔波的戏剧生涯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深耕舞台,在戏剧实践中摸索经验,同时也结交了很多圈中好友。2018年,他主演的独角戏《一个男人一天中的10小时》参加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,荣获了“48小时微戏剧最佳创意奖”,这些积累都成为他后来创业的基石。
和很多“北漂文艺青年”不同,身兼编剧、导演、演员、制作⼈、策展⼈、应⽤戏剧实践者等多项职能的李思遥,选择把北京作为“成长课堂”,同时扎根故乡建立自己的戏剧天地。多年来,他不仅创作、制作了风格种类多元的多部作品,演出足迹遍布国内外,荣获银川文艺最高奖“贺兰山文艺奖”新星奖,其导演作品《数星星的孩子》还入选中国文联2025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。他还在宁夏银川成立了个人戏剧工作室,为本土戏剧创作搭建起点;创建了宁夏存活时间最长、原创演出制作最多的民营独立剧场“遥剧场”,虽然经历多次迁徙,但终于有了专属的戏剧演出空间;他创办的青少年戏剧表演课程、银发剧团、非职剧团等,以及体验式展览、戏剧交互项目、艺术家驻地等泛戏剧艺术活动,都对推动故乡戏剧生态起到重要推动作用。2022年,他发起的“自然之光戏剧节”诞生,更是让这份对戏剧的热爱有了更广阔的承载平台福牛财经,也完成了他从“追光者”到“造光者”的蜕变。
今年8月,在银川建发地产的支持下,由李思遥担任艺术总监的第四届“自然之光戏剧节”,以一系列具有在地性、当代性、社交性和共创性的文化活动,成为银川夏日里的文化盛事。戏剧节自8月9日启幕,持续至8月30日,以丰富的内容搭建起戏剧交流的桥梁:6部特邀剧目带来多元风格的舞台呈现,9场精彩演出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,4场主题圆桌论坛搭配12位跨界嘉宾,让戏剧话题延伸至更广阔的文化领域。
李思遥与北京戏剧圈始终保持的紧密连接,也让这份“双向奔赴”为“自然之光”戏剧节注入了更多活力:北京创作者孙铭池荣获2025阿那亚戏剧节showcase单元金奖的《异常》载誉登台,公共艺术项目“跟着铭铭去探险”更是把整个城市都变成戏剧舞台;北京音乐人帆帆到银川主演戏剧《空格》,带来跨界艺术碰撞;经北京剧组授权的《裁缝·老顾篇》(银川版)上演,实现优质戏剧资源的跨地域共享;同时,他还邀请北京的戏剧制作人、行业嘉宾及媒体参与论坛周活动福牛财经,让“自然之光”成为连接全国戏剧力量的纽带。
如今,李思遥和伙伴们带着遥剧场6.0开幕大戏《小李》重返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舞台,希望无数和自己一样追求梦想的“小李们”都不孤独,能在戏剧中相遇,感受从未熄灭的理想之光照亮前方。
记者:王润福牛财经
华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